中國式問答

 新聞資訊     |      2016-09-08 16:24:58

看到一篇《中國式問答》的文章,說的是中國人習慣用事實本身來解釋事實。書中舉了幾個例子,其中一個例子是這樣的,一個廚師平時做飯,總是把作料用個精光,到做下一頓飯時,他就把一些必需的作料直接省了。你問他這是怎么回事,他會坦然地回答:“那種材料用完了。”“為什么你不及時再買一些呢?”“我沒有買”這就是他最好的解釋。

看到這里時,我覺得這種對話太熟悉了,幾乎每天都發(fā)生在我們身邊。去飯店吃飯,點菜的時候,某個菜品沒有了,詢問服務員,她會告訴你同樣的事實,這個菜沒有,很少有告訴你原因的。諸如此類隨心所欲的回答,也會導致許許多多令人尷尬的行為。在生活中,這種對話無非是讓我們放棄某種選擇,但在工作中,如果發(fā)生這種對話,可以想象,后果是嚴重的。

當某項工作未完成時,管理人員問執(zhí)行者原因時,如果執(zhí)行者說:“對,我沒完成”,那對話就無法進行下去,工作也就別指望有進展了,在邏輯上也就形成了死循環(huán)。工作中,我們要分析問題的具體原因,只有找到原因,才能解決問題,而不是簡單用事實本身來解釋事實。

(調(diào)度中心 邱石磊)